close
〔對現代人來說,緩慢才是真正的奢華〕
這是一個追求「手感」的年代。
愈來愈多百分之百「由手製造」或是強調有觸感、溫度、限量生產的產品,在市場上備受注目。
人們為什麼開始追求手感產品?手感年代的來臨,暗示了什麼訊息?
當「手感」成為一個新的行銷元素,又該怎麼和消費者溝通?如何打造出獨一無二的「手感品牌」?
這是一個追求「手感」的年代。
手工眼鏡、手工牛仔褲、手工編織包、手工公仔、手工香皂、手工餅乾……,不知不覺,你我的生活裡出現了愈來愈多「made by hand」的消費產品,而且價格都不算便宜。
有些產品雖然不是百分之百「由手製造」,但卻巧妙地把從「手」延伸出來的情感、溫度、觸覺等元素,帶進設計概念裡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手感產品興起,因為人想要開發經驗、尋找某種自由。手感是改變一件事情的過程,那種感覺、那種獲得,是無可取代的。
~實踐大學工設所所長 官政能
手感經濟就是深度經濟。因為手感經濟不只是手工,而是對生活有深刻的體驗,提出一種生活的主張。用深度的技藝設計產品,可以幫助加深對生命的體驗。
~政大科管所教授李仁芳
成功的產品不是讓人有會心一笑的幽默感,就是有引起消費者觸碰欲望的手感。手工或大量生產都可以展現手感,重點在於是能否讓消費者有愛不釋手的感動。
~「iF」筆記型電腦金獎得主蕭銘楷
手感,是一種減法美學,是給人單純的幸福,是大量生產後的必然趨勢。手感經濟其實就是一種感情經濟、感情效應。
~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師陳俊良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手感經濟的內在意義與文化意含
1.手工、手感產品盛行意味著人們能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些東西、證明自我存在,對抗大量製造,而不是被資本主義消費。
2.與來愈多人是花錢買「作品」而不是「商品」。
3.手感意味工匠藝術捲土重來,雖然精品名牌誘發人們對獨享尊榮精緻物品的慾望,但近年人們開始到廢棄的工業區或後巷工作室裡,重新尋找獨一無二的家具、陶瓷藝品。
4.手感年代來臨暗示愈來愈多消費是選擇忠於個人,而不是品牌。
5.手感產品盛行其實反應人們心底對生活環境的一種不滿,一種無言的抗議。「因為人不快樂了,根本不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是什麼,因為處於大量生產、選擇過多的年代。」
【精采書摘】父親的味道—料好實在的芋頭酥
台中大甲鎮瀾宮前,聚集一排專賣在地名特產的小攤。「來哦!芋頭餅、芋頭酥攏好呷,大甲就是芋頭尚出名,」頭髮花白的阿伯對來來往往的香客高聲喊著。
然而,大甲和芋頭劃上等號的形象,全拜一粒外表形似紫色玫瑰的芋頭酥所賜。五十八年次,有著一張娃娃臉的吳生泉,正是開啟這場紫色旋風的推手。
五年前,他的父親吳聰朝在思考如何運用當時生產過多的芋頭時,曾跑遍全省各地觀察市場。他發現有很多地方的芋頭來自大甲,只是從來沒有被提起。製餅師父出身的他,決定就做芋頭酥。
剛開始因為沒有名氣,一天只賣出二十粒芋頭酥,營業額五百元。直到有位記者在中秋節前夕報導這項新產品,居然造成熱賣。吳生泉順勢而推,只要大甲有任何文化活動,他一定參與贊助。讓「大甲芋頭酥」的形象跟著活動走出去。
每個禮拜專程到台北上中小企業經理人課程的吳生泉,觀察傳統產業如果要創新,就要結合流行。
他把父親吳聰朝的另一個稱號「阿聰師」明星化,建立起「芋頭專家」的形象。例如:DM、平面廣告都有阿聰師本人身著工作服,手中變出芋頭酥的圖案。逢年過節,阿聰師會在廣播裡問候大家,末了不忘加上他的招牌名言。
吳生泉費了很多心思在塑造芋頭酥的形象。「台灣有很多好吃的東西,但為何後來還是免不了過度競爭或是完全消失的命運,因為它們缺乏生命,」他認為。
於是他把父親當初研發芋頭酥的過程用文字呈現。告訴每位購買產品的消費者,他們所吃的每一口芋頭,「都來自大安溪和大甲溪兩條溪流日夜沖積、灌溉的平原上,所生產出來的檳榔心芋,」讓消費者對的原料產地、製作過程了解,進而產生信任感。現在大甲芋頭酥一年約有一.五億元的市場,其中有七成來自吳生泉的公司「先麥」。
快速回應的經營哲學
從小就在麵粉堆裡長大,自知「跑不掉」的吳生泉在二十五歲時接掌事業,而當時卻是「先麥」遭到現代通路擠壓,面臨淘汰關鍵。
後來,芋頭酥的出現不只打響「先麥」名聲,更重新設定大甲形象。近十年的接班經驗,吳生泉不加思索說出自己的經營哲學:「快速回應客戶需求」。
過去沒有宅配,「先麥」早就做到「今天訂貨,明天送到」。有很多客人訂芋頭酥送給遠方好友,吳生泉會詢問客人有沒有想祝福的話,再幫他寫張小卡片裝進禮盒。
目前「先麥」有五家直營門市,其中四家集中在大甲,而且都相距不到五分鐘的路程。吳生泉認為,這樣外來遊客一到當地,馬上就能感受到大甲就是芋頭酥的專賣地。但在和百貨通路合作上,他又有另一番見解,「我們只設臨時櫃,否則消費者天天看到芋頭酥都會膩,」吳生泉認為。
去年中秋節,「先麥」和京華城配合二十天節慶檔期,營業額突破一百萬。當初主動找「先麥」合作的京華城樓層主管分析「先麥」成功原因:「價格便宜,加上這項產品在北部很少見,很多人買芋頭酥取代月餅。」
不過,最令吳生泉驕傲的是芋頭酥熱賣,讓原本芋頭一斤只有三塊的產地價,上漲近七倍。「很多芋農都跑來跟我們說謝謝,」他說,這才是「先麥」要做的事。(吳昭怡)
轉載自:手感經濟—感覺的時尚 作者: 吳昭怡
這是一個追求「手感」的年代。
愈來愈多百分之百「由手製造」或是強調有觸感、溫度、限量生產的產品,在市場上備受注目。
人們為什麼開始追求手感產品?手感年代的來臨,暗示了什麼訊息?
當「手感」成為一個新的行銷元素,又該怎麼和消費者溝通?如何打造出獨一無二的「手感品牌」?
這是一個追求「手感」的年代。
手工眼鏡、手工牛仔褲、手工編織包、手工公仔、手工香皂、手工餅乾……,不知不覺,你我的生活裡出現了愈來愈多「made by hand」的消費產品,而且價格都不算便宜。
有些產品雖然不是百分之百「由手製造」,但卻巧妙地把從「手」延伸出來的情感、溫度、觸覺等元素,帶進設計概念裡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手感產品興起,因為人想要開發經驗、尋找某種自由。手感是改變一件事情的過程,那種感覺、那種獲得,是無可取代的。
~實踐大學工設所所長 官政能
手感經濟就是深度經濟。因為手感經濟不只是手工,而是對生活有深刻的體驗,提出一種生活的主張。用深度的技藝設計產品,可以幫助加深對生命的體驗。
~政大科管所教授李仁芳
成功的產品不是讓人有會心一笑的幽默感,就是有引起消費者觸碰欲望的手感。手工或大量生產都可以展現手感,重點在於是能否讓消費者有愛不釋手的感動。
~「iF」筆記型電腦金獎得主蕭銘楷
手感,是一種減法美學,是給人單純的幸福,是大量生產後的必然趨勢。手感經濟其實就是一種感情經濟、感情效應。
~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師陳俊良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手感經濟的內在意義與文化意含
1.手工、手感產品盛行意味著人們能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些東西、證明自我存在,對抗大量製造,而不是被資本主義消費。
2.與來愈多人是花錢買「作品」而不是「商品」。
3.手感意味工匠藝術捲土重來,雖然精品名牌誘發人們對獨享尊榮精緻物品的慾望,但近年人們開始到廢棄的工業區或後巷工作室裡,重新尋找獨一無二的家具、陶瓷藝品。
4.手感年代來臨暗示愈來愈多消費是選擇忠於個人,而不是品牌。
5.手感產品盛行其實反應人們心底對生活環境的一種不滿,一種無言的抗議。「因為人不快樂了,根本不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是什麼,因為處於大量生產、選擇過多的年代。」
【精采書摘】父親的味道—料好實在的芋頭酥
台中大甲鎮瀾宮前,聚集一排專賣在地名特產的小攤。「來哦!芋頭餅、芋頭酥攏好呷,大甲就是芋頭尚出名,」頭髮花白的阿伯對來來往往的香客高聲喊著。
然而,大甲和芋頭劃上等號的形象,全拜一粒外表形似紫色玫瑰的芋頭酥所賜。五十八年次,有著一張娃娃臉的吳生泉,正是開啟這場紫色旋風的推手。
五年前,他的父親吳聰朝在思考如何運用當時生產過多的芋頭時,曾跑遍全省各地觀察市場。他發現有很多地方的芋頭來自大甲,只是從來沒有被提起。製餅師父出身的他,決定就做芋頭酥。
剛開始因為沒有名氣,一天只賣出二十粒芋頭酥,營業額五百元。直到有位記者在中秋節前夕報導這項新產品,居然造成熱賣。吳生泉順勢而推,只要大甲有任何文化活動,他一定參與贊助。讓「大甲芋頭酥」的形象跟著活動走出去。
每個禮拜專程到台北上中小企業經理人課程的吳生泉,觀察傳統產業如果要創新,就要結合流行。
他把父親吳聰朝的另一個稱號「阿聰師」明星化,建立起「芋頭專家」的形象。例如:DM、平面廣告都有阿聰師本人身著工作服,手中變出芋頭酥的圖案。逢年過節,阿聰師會在廣播裡問候大家,末了不忘加上他的招牌名言。
吳生泉費了很多心思在塑造芋頭酥的形象。「台灣有很多好吃的東西,但為何後來還是免不了過度競爭或是完全消失的命運,因為它們缺乏生命,」他認為。
於是他把父親當初研發芋頭酥的過程用文字呈現。告訴每位購買產品的消費者,他們所吃的每一口芋頭,「都來自大安溪和大甲溪兩條溪流日夜沖積、灌溉的平原上,所生產出來的檳榔心芋,」讓消費者對的原料產地、製作過程了解,進而產生信任感。現在大甲芋頭酥一年約有一.五億元的市場,其中有七成來自吳生泉的公司「先麥」。
快速回應的經營哲學
從小就在麵粉堆裡長大,自知「跑不掉」的吳生泉在二十五歲時接掌事業,而當時卻是「先麥」遭到現代通路擠壓,面臨淘汰關鍵。
後來,芋頭酥的出現不只打響「先麥」名聲,更重新設定大甲形象。近十年的接班經驗,吳生泉不加思索說出自己的經營哲學:「快速回應客戶需求」。
過去沒有宅配,「先麥」早就做到「今天訂貨,明天送到」。有很多客人訂芋頭酥送給遠方好友,吳生泉會詢問客人有沒有想祝福的話,再幫他寫張小卡片裝進禮盒。
目前「先麥」有五家直營門市,其中四家集中在大甲,而且都相距不到五分鐘的路程。吳生泉認為,這樣外來遊客一到當地,馬上就能感受到大甲就是芋頭酥的專賣地。但在和百貨通路合作上,他又有另一番見解,「我們只設臨時櫃,否則消費者天天看到芋頭酥都會膩,」吳生泉認為。
去年中秋節,「先麥」和京華城配合二十天節慶檔期,營業額突破一百萬。當初主動找「先麥」合作的京華城樓層主管分析「先麥」成功原因:「價格便宜,加上這項產品在北部很少見,很多人買芋頭酥取代月餅。」
不過,最令吳生泉驕傲的是芋頭酥熱賣,讓原本芋頭一斤只有三塊的產地價,上漲近七倍。「很多芋農都跑來跟我們說謝謝,」他說,這才是「先麥」要做的事。(吳昭怡)
轉載自:手感經濟—感覺的時尚 作者: 吳昭怡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